【Google Earth飛覽】『赤心巔峰』- 九日越野挑戰中央山脈 全記錄
2022年10月9日,古明政(古塵流 、山頂狼) 與周青 (Chou-Ching)兩位相差28歲的越野登山好手,他們以8天16小時54分完成了「中央山脈・高山主脊全縱走」,創下了登山界的一項歷史新頁。
2022年10月9日,古明政(古塵流 、山頂狼) 與周青 (Chou-Ching)兩位相差28歲的越野登山好手,他們以8天16小時54分完成了「中央山脈・高山主脊全縱走」,創下了登山界的一項歷史新頁。
在九月初時從Rebecca Hsu的臉書得知這一個縱貫台灣的賽事,路線很新鮮,但”縱貫台灣”的名稱則有點熟悉,果然一查,我曾在2015年作過台灣超馬協會主辦的”2015縱貫台灣超級馬拉松“Google Eath 飛覽,雖是同樣從富貴角燈塔到 鵝鑾鼻燈塔 ,但當時是由北往南,大多數是跑西側的省道,多為平坦路線,總長度是558公里,為期八天;現在這條則是 由陳邦生和 Taiwan Ultra Runners 所主辦 ,改由南往北,儘量取台灣中心的路線,所以總爬升達19,102公尺,總長度達750公里,為期增為12天,我當時就有用Google Earth來製作的打算,因故耽擱至今。
之前作多了用Google Earth飛覽的方式,製作起來較耗時間,所以這一會我想來個不一樣的Google Earth Web的應用方式,製作起來較為簡單,我也順便更熟悉 Google Earth Web的操作,現在就請大家下載這個KML檔,若你是用手機者,就可直接用Google Earth App來打開(橫著看效果較好),若是桌機的話,那就請打開Google Earth Web 網頁,從新專案中,載入剛下載的檔案即可,操作上,按”簡報”,即可從目錄或從上下頁箭頭逐一瀏覽每一路段,若拉近每一停留點,則可看到住宿地點。
0 comments steven | 台灣, 超級馬拉松
在今年九月間才和同伴以17天緃走中央山脈的許雷力,在10月22日至26日又創下了一人獨立完成”五天五嶽”的創舉, 這些年來,山徑越野跑(trail running) 早已進入台灣的高山,一日單攻X山X峰此起彼落,沒什麼新鮮的,但是將”台灣五岳”串連起來,獨自開車、單攻後再繼續開往下一個目標,以自家為起迄點,行程超過一千多公里,這段我想應該開車比跑山還累的行程怎麼進行的?這就吸引到我了, 讓我也想製作個Google Earth飛覽來記錄這段旅程 。
根據許雷力FB的行程記錄,探究這”五天五嶽”的行程,其實就是一個”五天五夜”的行動,所以我想到了 除了我慣用的動態地標、路線表現方式外,我也可以應用Google Earth的”時間模式”功能,我依行程記錄,將”時間”詳實標記在每一段移動旅程中,最後的成果如上頭Youtube所示,伴隨著整個旅程的進展,左上角的時間軸一直在變動中,Google Earth的3D地景也跟著太陽的腳步,日出、夜晚到臨、星空的移動,一天一夜周而複始的在變動,你是否也像我一樣,彷彿跟著許雷力一起在進行這”五天五夜”的活動呢?
由於Google Earth的Movie Maker不能錄下時間軸的影像,所以我只好用螢幕截取軟體直接來錄影,若您想更進一步瞭解這個KMZ檔怎麼運作,您可以先在此下載這個kmz檔,自行到Google Earth來操作,亦可自行拆解這個KMZ檔,如有任何不瞭解,歡迎您留言或私訊給我。
山友許武祥(許雷力)和吳dylan 於今年九月間僅花了17天就完成了中央山脈大縱走,這一段17天走完中央山脈的歷史記錄,值得我用Google Earth飛覽來作個記錄。
這段北起勝光,結束於藤枝的中央大縱走路線,總長超過320公里,總爬升約2萬多公尺,這讓我想起我之前曾作過的”義大利巨人之旅TDG Google Earth飛覽“,比較這兩者,長度及總爬升相當,似乎台灣山徑越野跑(trail running)的終極路線隠然成形,我很樂觀的期待…
享受這段Google Earth飛覽的影音檔嗎?仍不滿足者,可自行進入Google Earth操作,請先在此下載這個kmz檔。
0 comments steven | 台灣, 山岳
上個月一位我很敬仰的超馬好手陳錦輝先生跟我提到他和國內另兩位超馬跑友(尤舒音和黃崑鵬)一起報名了2021年的第四屆穿越歐洲超馬賽 , 預計在2021/07/11從愛沙尼亞/塔林的市中心起跑,09/12抵達葡萄牙/里斯本”發現紀念碑”的終點, 總共64天,4,750公里的行程,問我可以幫忙作Google Earth的飛覽嗎?我也兩年沒作馬拉松的Google Earth飛覽了,有這個機會,除了磨練有點生疏的技術外,也可以藉這個機會再次神遊歐洲,所以我很爽快的答應了。
這段超馬旅程總計跨越了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德國、盧森堡、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九個國家,但其中盧森堡只是路過,總計64天 4,750公里 的行程,要用幾分鐘來介紹,大概也只能像人造衛星的高度及速度來飛覽了,藉由路線的移動我標示了每段行程起點、終點以及長度,並在起跑點愛沙尼亞/塔林以及葡萄牙/里斯本”發現紀念碑”的終點,透過Google Earth的3D來呈現現場的實景。
除了上頭的影音檔外,欲自行進入Google Earth操作者,請在此下載這個kmz。不過因為在這個KMZ檔我已自行準備了許多地標,為減少Google Earth其它圖層地標的干擾,我會建議在只要打開3D建築物以及國界、海岸線、一級管理邊界等圖層即可。
2 comments steven | 歐洲, 超級馬拉松
前陣子,林業試驗所邀請澳洲攝影團隊來台,為在棲蘭山區3株近70公尺高的台灣杉留下珍貴的等身照。我也讓這等身照在Google Earth呈現。延續著這股熱潮,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運動協會也規劃了「棲蘭越野超馬100K」,路線就沿著170林道跑到台灣杉三姐妹的位置,再折返,規劃者陳進財跑友請我製作個Google Earth動態介紹,我當然義不容辭。
我延襲了我常用的馬拉松動態飛覽方式,我還在折返點加上了台灣杉三姐妹的3D模型,我也錄製了影音檔。除了上頭的影音檔外,欲自行進入Google Earth操作者,請在此下載這個kmz檔。
0 comments steven | 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協會, 台灣, 山岳, 超級馬拉松
最近在DON1DON網站看了幾篇盧明珠寫的有關她參加”2017義大利巨人之旅TDG”的幾篇文章(1)、(2)、(3)、(4),想到我之前曾作過”UTMB® (Ultra-Trail du Mont-Blanc®)“,仔細瞭解之後,才知道阿爾卑斯山脈在八、九月間有這麼多的越野賽事,除了UTMB之外,還有自2010年開始的TDG,以及2016年才開始的4KVDA。
TDG是意大利語TOR des GEANTS 巨人之旅,官網介紹是沿著位於Valle d’Aosta地區(意大利)的Alte Vie 1和2高山路徑,這條小徑穿過一片自然景觀,在Courmayeur市開始與結束。賽道環繞奧斯塔區傳說中的四位巨人–白朗峰(4,810m)、玫瑰峰(羅莎峰4,634m)、切爾維諾峰(馬特洪峰4,478m) 與大帕拉迪索山(大天堂峰4061m)等四座山峰而得名。該路線長約330公里(2017今年公告338.6公里),總爬升約2.4萬米(去年實則要爬升超過3萬米),經過34個不同的市鎮。這是一個單圈階段(逆時針),自由,半自給自足的比賽,必須在規定的時間(總限時150小時)內完成。而4KVDA則路線幾乎與TDG相同,只是它的起終點在Cogne,而且它是順時鐘跑的。
我也在官網上看到全程路線的介紹,它也透過Doarama來呈現全程的3D飛覽,非常的詳細,但我總覺得缺少一個全觀的視野,所以乾脆我就自己動手來作了個Google Earth飛覽了,除了上頭的Youtube外,欲自行進入Google Earth操作者,請在此下載這個kmz檔。
0 comments steven | 山岳, 歐洲, 超級馬拉松
說到跑步賽事的型態,主要的元素有兩個-距離、以及時間,大部分的賽事都是先確定的距離,參賽者各自求取最短時間,短如100公尺的短跑,長到跨國的多日超馬賽,小部分的賽事則是先有個固定時間,再求取最長的距離,短如一小時賽,長如7日賽,這類的賽事多是屬於繞圈賽,方便量測距離。「Wings For Life World Run」則是一種創新的路跑型態,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跑完時間及距離,怎麼說呢?它設計了一輛終結者號(Catcher Car),在開跑後半小時出發,第一小時時速15公里、第二小時16公里、第三小時17公里,然後20公里,最後是30公里,被追上的人就結束比賽,坐上接駁車回到起點,所以可以說是另一種沒有終點的路跑型態。
繼續閱讀 »
跑山獸預定於2016年9月3日舉辦”Ultra Maokong“,Petr早早的在6月初就將路線給我了,但我遲到今日才作好,主要是因為我要藉這個機會,把4D貓纜作起來,我曾在2007年貓纜開通前夕,製作了4D貓纜,至今已經九年多了,當初是應用Google Earth的時間標記方式,將上萬個具空間位置的纜車模型標記時間,再以時間軸(time slider)來播放,但隨著Google Earth功能的演變,以及地形影像空間位置的變動,這個作品早已傾頹荒蕪,部分還埋在地下,也不能動了,現在有這個機會,我也應用新的Tour方式來製作,從貓纜捷運站模型、塔柱模型、纜車模型、拉纜線等等,所有一切都得重新製作,最最困難的是如何讓144輛纜車精準的在纜線上同步移動,這讓我花了好大的努力,總算趕在開跑前及時作好。
想自行用Google Earth操作的人,你可以下載這個KMZ檔,自行進入Google Earth操作。
0 comments steven | 山岳, 跑山獸
連結泰雅-賽德克-布農 這是關於愛的故事,來自捷克的男孩愛上了泰雅的女孩,泰雅的女孩帶這位捷克的男孩到她的故鄉。 這個男孩一如往常,愛好山林的他開始一步一腳印探索這片土地及山林,他瘋狂愛上了這塊土地,這也開始喚醒泰雅女孩對土地及文化的記憶。 福爾摩沙古道就這樣一點一滴串起來,這是一條通往愛與連結大地及祖靈們的道路,2016年11月19-20日即將展開!
這個捷克男孩叫Petr Novotny,兩年前(2014年)以不到4小時來回嘉明湖,橫空出世於台灣越野界,當時我得知他的研究室就在我辦公室隔壁棟,就透過同事認識了他,「越野」及「Google Earth」是我們共同的興趣,只是各有所長,現在我已不再越野跑了,但我倒是可以透過他給我的GPS路線,利用Google Earth平台,轉換為動態的飛覽,自愉愉人,也算以另種型態來達成我年輕時馳騁山林的夢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