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Race Across Europe 2021 Google Earth Tour

上個月一位我很敬仰的超馬好手陳錦輝先生跟我提到他和國內另兩位超馬跑友(尤舒音和黃崑鵬)一起報名了2021年的第四屆穿越歐洲超馬賽 , 預計在2021/07/11從愛沙尼亞/塔林的市中心起跑,09/12抵達葡萄牙/里斯本”發現紀念碑”的終點, 總共64天,4,750公里的行程,問我可以幫忙作Google Earth的飛覽嗎?我也兩年沒作馬拉松的Google Earth飛覽了,有這個機會,除了磨練有點生疏的技術外,也可以藉這個機會再次神遊歐洲,所以我很爽快的答應了。

這段超馬旅程總計跨越了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德國、盧森堡、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九個國家,但其中盧森堡只是路過,總計64天 4,750公里 的行程,要用幾分鐘來介紹,大概也只能像人造衛星的高度及速度來飛覽了,藉由路線的移動我標示了每段行程起點、終點以及長度,並在起跑點愛沙尼亞/塔林以及葡萄牙/里斯本”發現紀念碑”的終點,透過Google Earth的3D來呈現現場的實景。

除了上頭的影音檔外,欲自行進入Google Earth操作者,請在此下載這個kmz。不過因為在這個KMZ檔我已自行準備了許多地標,為減少Google Earth其它圖層地標的干擾,我會建議在只要打開3D建築物以及國界、海岸線、一級管理邊界等圖層即可。

義大利巨人之旅TDG Google Earth飛覽

最近在DON1DON網站看了幾篇盧明珠寫的有關她參加”2017義大利巨人之旅TDG”的幾篇文章(1)(2)(3)(4),想到我之前曾作過”UTMB® (Ultra-Trail du Mont-Blanc®)“,仔細瞭解之後,才知道阿爾卑斯山脈在八、九月間有這麼多的越野賽事,除了UTMB之外,還有自2010年開始的TDG,以及2016年才開始的4KVDA

TDG是意大利語TOR des GEANTS 巨人之旅,官網介紹是沿著位於Valle d’Aosta地區(意大利)的Alte Vie 1和2高山路徑,這條小徑穿過一片自然景觀,在Courmayeur市開始與結束。賽道環繞奧斯塔區傳說中的四位巨人–白朗峰(4,810m)、玫瑰峰(羅莎峰4,634m)、切爾維諾峰(馬特洪峰4,478m) 與大帕拉迪索山(大天堂峰4061m)等四座山峰而得名。該路線長約330公里(2017今年公告338.6公里),總爬升約2.4萬米(去年實則要爬升超過3萬米),經過34個不同的市鎮。這是一個單圈階段(逆時針),自由,半自給自足的比賽,必須在規定的時間(總限時150小時)內完成。而4KVDA則路線幾乎與TDG相同,只是它的起終點在Cogne,而且它是順時鐘跑的。

我也在官網上看到全程路線的介紹,它也透過Doarama來呈現全程的3D飛覽,非常的詳細,但我總覺得缺少一個全觀的視野,所以乾脆我就自己動手來作了個Google Earth飛覽了,除了上頭的Youtube外,欲自行進入Google Earth操作者,請在此下載這個kmz

Tour de France Foot Race 2015 環法超馬

Tour de France Foot Race 2015, 2015年環繞法國超馬賽, 已於06/28在巴黎起跑了 !!
1. 官方網站 : http://www.skyrun.org/
2.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tourdefrance.footrace.5?fref=ts
3. 日期 : 2015/06/28 ~ 08/09.
4. 總距離 : 2,800Km.
5. 天數 : 43天; 平均每天65.12Km.
6. 舉辦人 : Thierry Poupard, 2011年穿越法國賽完賽選手, 2012年穿越歐洲賽(Trans Europe Foot Race)志工.
7. 參賽選手 : http://www.skyrun.org/bienvenue1.ws
8. 台灣唯一參賽選手 : 10號, 陳瑞龍, Juei-Lung Chen.

兩個禮拜前超馬好手陳錦輝在FB上貼了以上這篇訊息,那時我正在為另一位美國超馬好手Scott Jurek 跑阿帕拉契山徑製作Google Earth飛覽,無暇他顧。

幾天過了,陳錦輝每天都有賽事報導,逐漸的挑起我的注意,看著陳瑞龍孤軍奮鬥,名次逐漸往前,一股支持的念頭愈發強烈,好吧! 就用我最善長的Google Earth來為陳瑞龍加油了!!

想自行用Google Earth操作的人,你可以下載這個KMZ檔,自行進入Google Earth操作。

Spartathlon

被譽為超級馬拉松當中的「最經典賽事」(once-in-a-lifetime)的斯巴達超級馬拉松(Spartathlon),依循著西元前5世紀波斯入侵希臘時,受命去斯巴達求救兵的軍中信差菲迪皮底斯(Pheidippides),由雅典跑到斯巴達的路徑,此路程總長245.3公里,必須在36小時之跑內,而且若沒有在規定時間中抵達檢查點(Check Point,總共有75個CP),既失去比賽資格。白天的溫度會達到39度,深夜山中的溫度可能降到10度以下,如此嚴苛的考驗,儘管每年都有來自全球的頂尖人物參賽,卻只有三分之一可以完成。本屆(第32屆)的比賽已於2014年9月27日完賽,今年我國共有6位選手參加,最後則只有黃愷恕跑完。

我曾在2007年作過”希臘仿古斯巴達超馬 SPARTATHLON07“,當時相關資料很少,只有一張相略的路線圖,我只能依該路線圖套疊在Google Earth上,再描述出路線kml檔,利用Google Earth的遊覽功能進行飛覽,今日我的技術已相當成熟,加上資料精確,雖然賽事已完,但我仍有強烈的意念把這個作品作完,送給台灣的超馬勇士們,讓你們再次回味這段慘烈的賽事!

請點擊下圖可以另開”Spartathlon Google Earth 飛覽”視窗。
(目前僅能在Firefox及Safari瀏覽上器觀看)


UTMB® (Ultra-Trail du Mont-Blanc®)


自從上一篇製作TJAR(Trans Japan Alps Race)之後,我的視野就轉移到山徑超跑(Ultra-Trail)上頭,這一回我找到了歐洲阿爾卑斯山的白朗峰山脈(The Mont Blanc range),這條山脈座落在瑞士、法國、以及意大利的交界處,包括有7條山谷、71條冰河、以及400多座山峰,其中最高峰-白朗峰(Mont Blanc)海拔4810公尺,是西歐的第一高峰。
Continue Reading »

柏林馬拉松GE試跑


<點擊上圖可以另開”柏林馬拉松GE試跑 ”視窗>

<柏林馬拉松>名列世界5大馬拉松賽事之一,每年皆選在9月份的最後一個週末舉行。整個活動分成兩天,週六會先在馬拉松賽道上舉辦直排輪競賽作為暖身,週日馬拉松項目才正式登場,稱作”Double start”。首屆舉辦日期為1974年10月13日,起點就在主辦單位夏洛登堡體育俱樂部 (SC Charlottenburg Berlin,SCC Berlin) 附近的小路,當時的參賽人數有286人,該屆冠軍Günter Hallas現在仍持續參加比賽。

在1980年以前,路線由夏洛登堡一直延伸至西柏林的古耐沃德 (Grunewald) 森林區。1981年將賽道移往西柏林市中心。因為冷戰的關係,直到1990年9月30日,整個<柏林馬拉松>的比賽路線終於底定。起點與終點設置在勃蘭登堡門 (Brandenburg Gate) 旁,穿越柏林東西兩邊,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除了兩個比較大的坡道外,<柏林馬拉松>的賽道相對筆直、平坦,許多世界紀錄均在此創下,因此被世人稱作「全球最快的馬拉松路線」。

漢堡馬拉松GE試跑


<點擊上圖可以另開”漢堡馬拉松GE試跑 ”視窗>

<漢堡馬拉松>在德國第二大城市,漢堡自由漢薩市 (Freie und Hansestadt Hamburg) 城邦舉行,其名稱時常依主要贊助商的更動而改變,目前已有六、七種別名,但一般仍統稱為「漢堡馬拉松」。主辦單位是漢堡馬拉松賽事有限公司 (Marathon Hamburg Veranstaltungs),每年均選在4月底舉行,雖然不及<柏林馬拉松>盛大,但還是相當受歡迎。

<漢堡馬拉松>的起點在有名的紅燈區繩索街 (Reeperbahn),然後往西經阿爾托納區 (Altona) 至Othmarschen處返回,接著沿易北河 (ELBE) 岸跑過Elbchaussee,途中可以觀賞到德國第一大港、歐洲第三大港「漢堡港」的景致。13公里之後開始往北走,過甘迺迪橋 (Kennedybrcke),左右兩旁是人工切割的內、外阿爾斯特湖 (Binnenalster、Außenalster),繼續向北前進,市立公園 (Stadtpark)、barmbek、Dusseldorf、Ohlsdorf等都在路線上。之後在30多公里處折返,走湖的另一側,最後結束於Glacischaussee。地形平坦無太多起伏,該月平均氣溫約10幾度,相當適合跑馬拉松。

巴黎馬拉松GE試跑


<點擊上圖可以另開”巴黎馬拉松GE試跑 ”視窗>

<巴黎馬拉松>與<柏林馬拉松>、<倫敦馬拉松>一樣,都是歐洲的大型馬拉松賽事,法文名稱為”Marathon International de Paris”,由阿莫里體育組織 (Amaury Sport Organisation, ASO) 主辦,每年均在4月份舉行。

首屆現代<巴黎馬拉松>是在1976年正式登場,起點位於凱旋門前的香榭麗舍大道 (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 ,起跑後繞經協和廣場 (Place de la Concorde),接著轉進里渥利長廊 (Rue de Rivoli)。途經羅浮宮 (Louvre)、巴士底監獄 (Place de la Bastille),進入文森森林 (Bois de Vincennes),接著返回巴黎市中心,過塞納河 (Seine)、西堤島 (Île de la Cité) 及新橋 (Pont Neuf) ,最後抵達終點福煦大道 (Avenue Foch)。整個路線可說是一趟古蹟文化之旅,頗能代表巴黎。

Continue Reading »

倫敦馬拉松GE試跑


<點擊上圖可以另開”倫敦馬拉松GE試跑 ”視窗>

<倫敦馬拉松>名列世界5大馬拉松賽事之一。每年皆在春季約4月份舉行,從倫敦東南邊的格林威治公園 (Greenwich Park) 起跑,途中經過倫敦諸多景點,如倫敦塔橋 (Tower Bridge)、金絲雀碼頭 (Canary Wharf)、大笨鐘(Big Ben),與白金漢宮 (Buckingham Palace)。跑者們由東半球跨越格林威治線到西半球,抵達終點聖詹姆士公園 (St. James’s Park)。路線曲折,但沒有太多起伏,並且提供高達313,000英鎊的獎金,吸引許多頂尖選手參賽。因競爭激烈而被視為挑戰性極高也難以預測結果的比賽。

<倫敦馬拉松>是由前奧運3,000公尺障礙賽金牌選手John Disley,和來自英國威爾斯 (Wales) 的運動員Chris Brasher所創立的,兩人參加<紐約馬拉松>後,受到當地那股歡樂團結的氣氛感動,於1981年正式舉辦第一屆屬於倫敦的馬拉松比賽,歡迎全世界的跑者參與。當時報名人數約20,000多人,如今,<倫敦馬拉松>的規模已擴大至每年近40,000多人同時起跑,號稱參賽人數最多的國際性比賽。同時它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募款活動,舉辦至今30年來累積將近5億英鎊善款,位列金氏世界紀錄。

維也納馬拉松


<點擊上圖可以另開”Vienna City Marathon”視窗>

2010年4月18日倒跑達人薜慶光參加了維也納城市馬拉松,這是薜慶光的第195次倒跑挑戰,最讓我感動的是薜慶光全程手拿著國旗,旅德的僑胞組織個加油團,錄製了一些片斷放到Youtube上,我每再看一次都很感動,看著與馬英九同年的薜大哥,利用每次出國參賽的機會,一再的為國增光,一再的為台灣擴展能見度,實在是令人感佩!

這次託薜慶光福氣,讓我也有機會從Google Earth作一次維也納深度的旅遊,當然也要分享給大家。
Continue Reading »

Next »